为什么你的MJ出图精致却没有灵魂?问题出在这里

大家好,我是小游,一名专注于分享AI视频和AI工具内容的AI探索者。

前两天,一个初学AI绘画的朋友问我说:”为什么我的Midjourney出图总是感觉差点意思?”

我问了一下他的提示词,果然是这样的:

“一只猫咪趴在桌子上晒太阳,4k真实摄影”

图片

虽然mj生成的画面挺精致的,但总感觉少了点什么。

这其实是大部分人写MJ提示词时都会遇到的问题:我们习惯于描述我们看到的,而忘记了描述我们感受到的。

于是我建议他用DeepSeek润色一下提示词,结果变成了:

“A cat lounging lazily on a wooden table, basking in the warm afternoon sunlight, photorealistic, 4k, ultra-detailed photography –ar 16:9”

效果如下:

图片

比原来好了太多!画面中的猫猫慵懒地躺在椅子上,让人忍不住想rua

你看,同样是一只猫在晒太阳,但润色后的版本多了”lazily lounging”(慵懒地躺着)和”basking in warm afternoon sunlight”(沐浴在温暖的午后阳光中)这些情感化的描述。

让画面有灵魂的魔法在哪里?

答案很简单:感觉

如果只局限于描述画面,MJ往往只是按部就班地完成任务。想让你的图片能够跨越屏幕触动观众,你就得告诉MJ希望通过这张图传递什么感觉。

比如上面那段提示词的核心其实是在表达慵懒的氛围。当AI理解了你想要传达的情感,它就会在构图、光线、色调等各个方面都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但如果你想充分发挥MJ的艺术细胞,还有一个更高级的方法:用艺术性的比喻来写提示词。

比喻的力量:三个实战案例

案例1:表达孤独

普通写法: “一个孤独的人站在空旷的风景中”

比喻写法:

A figure standing as the last period in an infinite sentence, landscape that breathes like sleeping sorrow, sky heavy as unspoken apologies, atmosphere where silence has learned to paint itself, cinematic mood of beautiful melancholy, muted tones of memory, --ar 16:9 --v 6
图片

核心思路是:

  • 人物不是”孤独身影(lone figure)”,而是”无限句子中的最后一个句号”
  • 环境不是”广袤风景(vast landscape)”,而是”像沉睡忧伤般呼吸的风景”
  • 氛围不是简单的”忧郁(melancholic)”,而是”沉默学会了绘画的地方”

案例2:表达情感缠绵

普通写法: “两个相爱的人在温柔的光线中”

比喻写法:

Two souls wrapped in the silk logic of surrender, atmosphere thick as honey dripping from summer sky, light that moves like whispered promises between heartbeats, space where time forgets to count, cinematic poetry of beautiful collision, warm golden tones that taste of forever, --ar 16:9 --v 6
图片

核心比喻策略:

  • 物理感受转化:”thick as honey”(浓稠如蜂蜜)、”soft as rose petals”(柔软如玫瑰花瓣)
  • 抽象概念具象化:”time learns to melt”(时间学会融化)、”gravity of tenderness”(温柔的引力)
  • 感官交融:”air that tastes of promises”(尝起来有承诺味道的空气)、”light that sounds like whispers”(听起来像低语的光)
  • 动态美学:”breathing in harmony”(和谐地呼吸)、”dancing the choreography only hearts know”(跳着唯有心知晓的舞步)

案例3:表达重见世界的欣喜

普通写法: “一个人开心地看着美丽的世界”

比喻写法:

Figure whose wonder glands have exploded back to life, walking through world that has been secretly practicing how to be magnificent, landscape celebrating its own existence like child who just learned to dance, sky drunk on champagne made from pure possibility, atmosphere where every breath tastes like first day of vacation, cinematic euphoria of rediscovered aliveness, colors so vivid they make rainbows jealous, --ar 16:9 --v 6
图片

核心情感策略:

  • 重新激活:”wonder glands exploded back to life”(惊奇腺体炸裂着复苏)
  • 世界的主动性:”world that has been secretly practicing magnificence”(暗自修炼壮丽的世界)
  • 童真的回归:”like child who just learned to dance”(如同初学会跳舞的孩童)
  • 感官的庆典:”every breath tastes like vacation”(每一次呼吸都尝起来像假期)
  • 生命力的溢出:”colors so vivid they make rainbows jealous”(鲜艳到让彩虹都嫉妒的色彩)

比喻式提示词的核心原理

通过这三个案例,你发现了比喻式提示词的精髓其实就是这几点:

1. 人格化抽象概念把时间、距离、情感这些抽象的东西当作有生命的存在来描述。比如”时间学会了融化”、”沉默学会了绘画”。

2. 感官交叉运用让视觉、听觉、味觉、触觉互相渗透。比如”听起来像低语的光”、”尝起来有承诺味道的空气”。

3. 情感状态具象化不直接说”快乐”、”悲伤”,而是创造一个能够承载这种情感的场景和氛围。

4. 动态化静态描述即使是静止的画面,也要让其中的元素有生命力,有动态的感觉。

从技术到艺术的跨越

说实话,这种写法一开始我也觉得有点”矫情”。但用多了之后发现,这其实是在训练AI理解更深层的情感和意境。

普通的描述性提示词就像在给AI下指令:”画一只猫”。 而比喻式提示词更像是在和AI进行艺术创作上的对话:”我想表达慵懒午后的那种惬意感觉”。

当AI接收到的不仅仅是视觉信息,还有情感信息时,它就能调动更多的”艺术细胞”,在色彩、构图、氛围等方面都朝着你想要的感觉去努力。

这就是为什么同样是画一只猫,有些图能让人看了就想摸摸它的小肚子,而有些图就只是一只技术上很完美的猫。

写在最后

学会用比喻写MJ提示词,本质上是在学习如何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象。

这不仅仅是一个技术技巧,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转变:从”我要画什么”转向”我要传达什么感觉”。

下次写提示词的时候,不妨问问自己:我希望看到这张图的人产生什么样的感受?然后用最诗意、最具象、最有画面感的语言去描述这种感受。

你会发现,当你开始用心感受这个世界的时候,AI也会开始用心为你创作。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5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