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网上的 AI 模型太多了
像deepseek、豆包、Kimi、通义、元宝……
确实,用好 AI 能让工作生活轻松不少
可真上手一试,往往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实际效果和预期差太远啦!
有人直接就放弃,认为现在的 AI 是智商税,有的却狂找教程,甚至花几百几千买付费课程。
大部分教程也是大同小异,都讲些基础入门知识
今天我就以Deepseek为例,
和大家聊聊如何高效使用 AI,还有一些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
看完这篇,不管哪个 AI 模型你都能玩得转,
开整!
![图片[1]-AI从入门到精通!这篇文章让你玩转 Deepseek、豆包…所有的 AI 模型-课多多](https://www.kedd.cn/wp-content/uploads/2025/05/20250519_074052_000.jpg)
秒懂deepseek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想要用好 Deepseek,我们就要先了解它。
Deepseek,是国产免费开源的强大 AI 大模型。
有两个模型版本,具有推理能力的 Deepseek R1,还有通用模型Deepseek V3。
![图片[2]-AI从入门到精通!这篇文章让你玩转 Deepseek、豆包…所有的 AI 模型-课多多](https://www.kedd.cn/wp-content/uploads/2025/05/1-11.webp)
R1模型擅长解决那些逻辑推理密度高的任务,
像数学推导、代码生成这类任务,
只要告诉它我们要干什么,它就可以代替我们思考给出答案。
但并不是所有的任务都可以依赖AI的自主思考,
许多任务场景,都得按我们自己的流程步骤进行,
这个时候就要选用V3模型。
简单地说,V3会严格按你的流程走,而R1喜欢自己动脑找答案。
![图片[3]-AI从入门到精通!这篇文章让你玩转 Deepseek、豆包…所有的 AI 模型-课多多](https://www.kedd.cn/wp-content/uploads/2025/05/2-8.webp)
要是想查最新资讯、追热点这种时效性较强的,
就得点开 Deepseek 的联网搜索功能
因为Deepseek现在的知识库截止于2024年的7月,
AI模型都是根据一定的资料库训练出来的,
而知识库并不是实时更新的。
网上信息鱼龙混杂,联网要记得多验证信息来源。
总之,要按需选模型,
像数学问题选R1推理模型,文案写作选V3通用模型,
别盲目跟风,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使用方法
2.1 提问公式
背景+动作+结果+要求
=
(任务的背景信息)+(要帮我干什么)+(达到什么预期结果)+(要什么不要什么)
背景:我4月份准备去广州游玩,预算6000元
行动:帮我制定一份3天2夜的广州旅游攻略
结果:可以轻松游玩尽可能多的景点
要求:提供3份不同的旅行攻略供我选择,要有详细的交通路线,整理成表格形式
![图片[4]-AI从入门到精通!这篇文章让你玩转 Deepseek、豆包…所有的 AI 模型-课多多](https://www.kedd.cn/wp-content/uploads/2025/05/20250519_074052_001.webp)
要注意:
提问时,这4个要素不一定都要包含,要根据任务的类型调整。
创意性任务是要什么直接说,给R1模型更多的发挥空间。
也就是说提示词要尽量简洁,
不需要逐步指导,否则可能会干扰R1的思考逻辑主线,限制它的推理能力。
规范性任务是缺什么补什么,要描述具体的要求,
通过结构化、补偿性提示词引导推理步骤。
对于复杂推理问题,最好提供示例参考,要求V3模型分步思考。
这4个要素中,【要求】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是最费脑的,
很多人都说不清自己的要求是什么。
所以我提供了份常用的要求清单,写提示语时大家可以参考下。
![图片[5]-AI从入门到精通!这篇文章让你玩转 Deepseek、豆包…所有的 AI 模型-课多多](https://www.kedd.cn/wp-content/uploads/2025/05/20250519_074052_002.webp)
如果实在想不出来怎么提问,可以反问AI,让AI帮我们梳理思路。
示例:
我现在想做一份广州3天2夜的旅游攻略,但不知道需要提供什么信息,请你和我进行对话,问我一些问题,帮助我梳理思路
![图片[6]-AI从入门到精通!这篇文章让你玩转 Deepseek、豆包…所有的 AI 模型-课多多](https://www.kedd.cn/wp-content/uploads/2025/05/20250519_074052_003.jpg)
当DeepSeek 的回复不符合预期时,
可以通过补充信息和叠加指令来修正。
比如撰写书评时,叙述风格不理想,可以检查下Deepseek的思考路径,
找出偏差误判的节点,针对性补充背景资料。
或者也可以直接提供参考案例,让AI对齐风格输出。
如果能描述清楚自己的要求,就给AI叠加具体的风格指令,规范AI的思考路径。
2.2 提示语策略
如果你在广州旅游时想让 AI 推荐下美食,
可以通过这 3 个提示语策略,高效获取想要的内容:
精准定义:”推荐5家北京路附近的粤菜馆,适合一家三口,人均100-150元。”
分解任务:先问菜系(粤菜/潮汕菜),再问价格区间,最后问环境要求。
引导问题:”对比陶陶居和广州酒家的招牌菜,哪家更适合拍照打卡?”
![图片[7]-AI从入门到精通!这篇文章让你玩转 Deepseek、豆包…所有的 AI 模型-课多多](https://www.kedd.cn/wp-content/uploads/2025/05/3-7.webp)
不要总想着一步到位,一次性就能得到完美的结果。
AI 输出的结果不满意别立马就摆烂,
多交流几轮试试,
可以要求它自我评估修改回答,
也可以直接把我们不满意的地方告诉它。
完美是不断迭代优化的过程。
从简单基础的提示语开始,再逐步添加细节和要求,
突出最重要的2-3点要求,最好是能给出参考示例。
不要上来就复制粘贴不知哪来的一大坨提示词,
我们自己看了都迷糊,更何况是AI。
隐患与规避方法
3.1 墙头草
当提示语有明显的立场或倾向时,AI 只会告诉我们想听的。
比如:
倾向提问:”奶茶含糖量高危害健康,请详细说明戒奶茶的好处”
中立提问:”请客观分析奶茶对健康的影响,既要说明潜在风险,也要提及合理饮用的可能性”
![图片[8]-AI从入门到精通!这篇文章让你玩转 Deepseek、豆包…所有的 AI 模型-课多多](https://www.kedd.cn/wp-content/uploads/2025/05/4-4.webp)
所以设计提示语的时候,
尽量使用中立语言,避免包含偏见和预设立场。
也可以明确要求AI提供多角度的观点,对重要的信息自己要溯源验证,
或者多个 AI 模型,像豆包、秘塔、Kimi、通义、元宝
进行交叉验证,降低信息误差。
3.2 AI 幻觉
AI 有时还喜欢自信地胡说八道,可提供的具体数据或事实无法验证。
这就像一个人被问到不懂的问题时,只能硬编一个答案出来。
在没有相关信息源的情况时,AI是靠猜概率输出内容,
会根据词语常见的搭配关系编内容,
比如太阳从哪升起,大概率填“东”,但有时也可能猜错。
而且只要数据被收录过,就可能照搬,即使信息是完全错误的,
所以关键问题一定要自己再核实一遍。
在设计提示语时,也可以要求AI提供信息来源,
明确区分已知事实和推测,方便我们去验证信息。
资讯来源:在资讯主要内容后面使用括号标注出资讯来源媒体的名称,并在末尾用数字标注资讯对应链接的序号,鼠标上浮后可以显示链接内容,并可以点击进入链接网址。
AI 是我们思维的延伸,
只要掌握方法,你能把 8 小时的工作压缩到 2 小时,把灵感变成现实,让不可能变成可能。
今天的分享也只是冰山一角,
后面还会持续输出更多 AI 干货内容
你在使用 AI 时遇到的最大困扰是什么?
欢迎评论区唠唠~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