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里并没有提到对电脑桌面的整理,因为我本人不喜欢每天起来一打开电脑就看到堆满各种软件、文件…的密密麻麻的桌面,这对我来说是一种折磨,所以从去年7月换了新电脑开始,我的两台电脑(一台Windows和一台Mac)的桌面一直没有放任何东西(除了回收站),就像下面这样:

(比脸还干净的小朱电脑桌面【狗头】)
可惜当时并没有截图保存完整的图片素材,但这里可以给大家详细描述一下我当时的囧境(如果你同样也是一名重度AI学习者,相信这些问题你多少也会遇到),同样因为这篇文章分享的是我自己的浏览器是怎么分类整理的,所以在这里也只描述我在浏览器的使用层面遇到的问题:
AI大爆发的时代,网络世界充斥着太多的工具,我们的脚步似乎也总是跟不上这技术的迭代。
作为AI使用者的大多数人,可能不需要接触到太多的AI平台,但每个领域也需要有一个自己用着顺手满意的工具,比如用DeepSeek进行问题咨询、用讯飞智进行PPT生成、用即梦进行视觉创作等等…
而作为AI深度学习者或自媒体人的少数人,每天需要面对的网页数量不胜枚举,光是AI大模型就有很多,尽管绝大多数时候的绝大多数工具我们并不会选择去打开,但总会有需要的时候,或了解或体验或测试,这是再日常不过的事情
所以在工具日益增加的必然趋势当中,这无疑会成为一种小麻烦。
面对这个麻烦,多数人会想到使用浏览器的收藏夹功能,但实际情况却是很多人直接就是一股脑将所有的平台加入到一个收藏夹,没有做好合理的分类管理,甚至是压根就没有收录的习惯。
没错,曾经的我也同样如此,但使用久了就会有以下感受:
- 明明记得某个平台的存在,而当自己真正有所需求时,已经找不到了;
- 有些平台看着很眼熟,但就是想不起来这都是些干嘛的,当时是因为啥将它们扔到收藏夹里吃灰的;
- 有时想试试同一个需求在不同平台中的表现如何,以便择优选择,但突然一时半会儿想不起来能满足该需求的平台到底有哪些;
- ……
以上三点就是我之前使用浏览器的三大主要感受,有时候实在是“痛”啊,所以我经常打开浏览器就不知所措,活那是一点儿都干不下去【狗头】
所以我就想着给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的浏览器收藏夹是怎么分类的,每个类别里都放着些什么。虽然可能不够专业,但从未个人的角度来说,这样整理过后,后面的使用体验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以下的收藏夹分类仅是我本人现阶段采取的方式,各个收藏夹当中的内容也局限于我以往的需求累积,所以可能会存在一些不全,大家可以借鉴,但更重要的是自己要用着习惯、舒服)
目前我的电脑浏览器上有这几个主要的收藏夹:

眼尖的朋友可能会发现怎么还有一叫“建筑学”的收藏夹…没错,作者本人就是建筑学专业的,收藏一些与专业相关的平台,合理吧【狗头】。
当然今天分享的是与AIGC相关的,也就是第一个收藏夹。
我将所有与AI相关的平台都汇集到了一个收藏夹当中,然后再在这个收藏夹中创建相对细分的子集:

下面就具体为大家罗列一下我自己的这11个收藏夹分别有哪些东西:
第一个:LLM
在【看懂这8个概念,你也是半个AI行业人!】当中我们讲到,我们基本上可以将LLM直接就理解为大语言模型,所以这个收藏夹当中就是各大模型的官网(分为国内和国外)还有一些第三方集成平台: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