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填报志愿?各大AI选手有话说!

今天,我们来整点活儿:来看看各大AI模型对于今年的高考志愿填报,有何独到的见解!
图片

今年的高考已经结束一段时间了,再过几天也到了激动人心的成绩查询时刻(咱要求也不高,在此先预祝各位高考生个个985)。而就在这两天,我突然想看看现在主流的各大AI模型对填报志愿这件事有何建设性的看法,所以便有这篇内容,有了本次的“AI志愿填报讨论会”

规则大致是这样的:让GPT根据我的指示生成一些与志愿填报相关的代表性问题,然后交由其它的大模型来对这些问题进行回答。

图片

为了尽可能的公平公正,做以下规定:

  • 本文章所涉及到的问题以我的提问作为基础,再交由ChatGPT以此作为引子延伸想法,最后统一出题;
  • 各位选手(各个AI大模型)全部来自于国内(我认为国内的高考志愿填报,那还是得让国内的选手来回答是吧【狗头】);
  • 各大选手(各个AI大模型)均使用各自的官网进行问答,避免因使用第三方集成平台造成的效果不佳;
  • 在对各个AI大模型进行提问时,均采用新的对话界面(避免上下文内容的干扰),且只采取第一次回答时的内容,一锤子买卖(避免多次回答造成的内容优化,从而影响最终对比效果);
  • 所提问的大模型均开启深度思考及联网模式;
  • 在正式向各个大模型咨询之前,会统一在新的对话界面发送这样一段话:“现在是北京时间2025年6月21日,距离今年的高考查分还有几天的时间,接下来的对话我将咨询你一些关于志愿填报的建议,且限制你每次的回复内容不得超过500个字,如果你准备好了,请直接回复‘好的’这两个字,不需要输出其它的内容”。以确保对话情景的一致性。

话说到这里,不得不承认,我这个高考已经过去三年的“毕业老生”,是怎么也憋不出6个正经问题的,也只能无奈向GPT求助了,提示词我是这样写的:

现在是北京时间2025年6月21日,今年的高考已经结束了一段时间,再过几天也即将迎来激动人心的成绩查询时刻,而我这两天突然产生了一个想法,就是想看看国内的各大AI模型对于填报志愿这件事的一些见解分别是怎么样的,大致的想法是由GPT-4o mini(也就是你)来作为统一的“出题老师”,输出6个与高考志愿填报相关的问题(这些问题要涵盖高考时所在的地区情况,志愿填报时需要考虑带的城市、院校、专业、分数排名情况、就业行情、未来发展趋势、个人性格特点等等全方位因素)。除此之外,有以下几点注意事项:

1.最终输出的这6个问题我会原封不动地复制给一些国内的AI大模型(包括DeepSeek、通义、豆包、文心一言、智谱清言、Kimi这6个)进行回答。所以你所提出的问题必须是适合使用大模型进行回答的;

2.这6个问题必须是极具参考价值的,且在所有环节当中,都要避免数据造假或在不确定数据是否正确的情况下进行使用;

3.这6个问题是对关于高考志愿填报的一些通用性建议的提问,所以问题当中不得涉及到任何假定考生的分数、排名及专业意向,而是要将问题的范畴涵盖到可能存在的各个分数段(包括没到本科线的、本科线附近的、稳定二本的、一本线附近的、稳定一本的、远超一本线可以到211甚至是985的等等)及各省份的排名情况;

4.每一个问题都必须涵盖多个考虑维度进行提问,特别是对于一些普通家庭以及分数排名位置卡得很尴尬,很难抉择的情况。

针对以上内容,现在请你为我撰写三版方案(每一版都有6个问题),以便我择优筛选。

图片

我将以上这段提示词复制给GPT后,GPT返回给了我以下三套方案:

图片

综合阅读下来,决定提取这6个问题进行参照:

图片

进行调整后,最终的6个问题为:

结合广东近三年各批次投档线波动情况、当地高校特色及本省招生计划规模,请针对“高考分数超过本科线30分以内”且家庭对教育经济投入有限的考生,从城市成本、院校综合实力、专业冷暖趋势、毕业生就业率和个人性格等维度提出分数段稳妥、风险可控的志愿填报组合建议
对于“高考分数在河南省省控线上下浮动,可能上二本也可能滑档”的考生,请依据河南省的的高校学科优势、在省内外就业率及薪酬中位数,结合考生兴趣爱好及职业性格,设计合理的志愿填报思路
对于“高考成绩未过江苏省本科线且目标就是上大专”的考生,请依据省内高职院校的专业特色、校企合作实习机会、毕业对口就业率,以及考生家庭期望和个人性格,提供合理的专业与院校选择建议
若考生成绩在浙江省二本线以上但又未到一本线,请结合各大城市的高校梯队特色、专业跨省录取难度、历年专业薪资走向、考生对城市生活的适应能力及性格,从“均衡发展”、“区域特色“及长期职业规划角度给出志愿填报建议
针对“文科成绩位于甘肃省内一本与二本之间”的考生,请结合省外省会与区域中心城市高校的师资力量、学费与生活成本差异、专业细分方向、省内定向招生政策,给出跨省与省内混合的志愿填报建议
对于“成绩稳定在黑龙江省二本线附近,想兼顾就业与兴趣”的考生,请从省内高校优势专业排行、行业需求导向、学校实习资源和考生性格这三个维度,提出“专业冲刺+兴趣保证”组合的志愿填报建议

OK我们话不多说,直接开始:

首先正如上面提到的,先各自创建好新的对话界面,发送相同的提示词以设置好同样的语境:

图片

看来各位大模型选手都已经准备好!【狗头】

我们直接上结果:

第一个问题:

结合广东近三年各批次投档线波动情况、当地高校特色及本省招生计划规模,请针对“高考分数超过本科线30分以内”且家庭对教育经济投入有限的考生,从城市成本、院校综合实力、专业冷暖趋势、毕业生就业率和个人性格等维度提出分数段稳妥、风险可控的志愿填报组合建议

DeepSeek和通义:

图片
豆包和智谱清言:
图片
文心一言和Kimi:
图片

注:下文中各大模型就其余五个问题的回答展示顺序与以上相同

第二个问题:

对于“高考分数在河南省省控线上下浮动,可能上二本也可能滑档”的考生,请依据河南省的的高校学科优势、在省内外就业率及薪酬中位数,结合考生兴趣爱好及职业性格,设计合理的志愿填报思路

图片
图片
图片

第三个问题:

对于“高考成绩未过江苏省本科线且目标就是上大专”的考生,请依据省内高职院校的专业特色、校企合作实习机会、毕业对口就业率,以及考生家庭期望和个人性格,提供合理的专业与院校选择建议

图片
图片
图片

第四个问题:

若考生成绩在浙江省二本线以上但又未到一本线,请结合各大城市的高校梯队特色、专业跨省录取难度、历年专业薪资走向、考生对城市生活的适应能力及性格,从“均衡发展”、“区域特色“及长期职业规划角度给出志愿填报建议

图片
图片
图片

第五个问题:

对于“成绩稳定在黑龙江省二本线附近,想兼顾就业与兴趣”的考生,请从省内高校优势专业排行、行业需求导向、学校实习资源和考生性格这三个维度,提出“专业冲刺+兴趣保证”组合的志愿填报建议

图片
图片
图片

第六个问题:

针对“文科成绩位于甘肃省内一本与二本之间”的考生,请结合省外省会与区域中心城市高校的师资力量、学费与生活成本差异、专业细分方向、省内定向招生政策,给出跨省与省内混合的志愿填报建议

图片
图片
图片

不知道各位看完觉得如何,反正我看完就一个感受,大体上一些通用性很强的建议还是值得大家一看的,但是如果细致到需要量化的一些观点,我们还是要先验证其正确性再结合实际进行分析。

也正好借此可以告诉大家一点:那就是AI生成出来的很多内容是不具备较高的参考价值的,但这却是现在很多人的通病,一遇到疑惑就一股脑全部丢给AI,却忘了真正能够解答疑惑的往往是我们自身的头脑和勤劳的双手。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7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