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聊聊:
如何把 DeepSeek 调教成你的私人成长教练,这事儿现在可比找个好对象还要重要!
一、提问就是修炼
我们得在驯 AI 的同时,训练自己的思维。
首先要做好精准提问!
倘若你只是笼统地问 “帮我写工作总结”,这就如同给 AI 扔了坨没加工的原料,让它无从下手。
但如果你这样提问:“用脱口秀风格总结本月项目,得有 3 个同事才懂的梗,控制在手机一屏内“。这就跟给 AI 开了精准导航似的,它能给你整出特合心意的答案。
为啥呢?就像导演说戏,你要求越细,AI 就越能给你整出像分镜剧本那样精准的内容。
AI 给出答案后,你还可以再进行结构化追问,来进一步挖掘和优化答案。
比如直接来个三连击:
“这个结论最大漏洞是什么?”
“你要想反对会怎么驳斥?”
“用小学生能听懂的话再说一遍”
至于效果如何,你自己试试就知道了!
二、对比学习法
把 AI 当作免费的私教。
举个简单的例子,先让 DeepSeek 生成 20 个标题,然后你拿着红笔圈出那些 “点击欲爆棚” 的关键词,再自创出第 21 个融合版标题。
如此一来,效率直接拉满。而且不用担心标题质量,至少比大部分人冥思苦想半天写出来的要强得多。
我们还可以把自己写的初稿和 AI 修改版打印出来对比。标出 AI 补充的数据案例,圈出自己独有的生活洞察,再用荧光笔划掉 AI 的套路化表达。
这就跟用美颜相机似的,既要 AI 修图,还得保留我们自己的特色。
我们也故意给 AI 错误指令,比如
“用错误逻辑分析经济趋势”
“推荐不健康的减肥方案”
“编造历史事件细节”
这样通过识别 AI 输出的胡话,我们也能培养独立思考的肌肉记忆,这比纯粹的出题考查还更能锻炼大脑。
三、人机组队
将你的专业领域与 AI 的跨界知识相结合,往往能产生创新爆点。
【你的专业领域 x AI的跨界知识=创新爆点】
像律师可以让 AI 用武侠小说解读《民法典》,让法律条文通俗有趣,吸引更多人去了解法律知识;程序员可以教 AI 写代码情书,增添浪漫情怀,让代码不再冰冷,给读者带来别样的体验。
再就是通过 DeepSeek 建立个人知识库。
比如帮忙整理读书笔记生成思维导图,把会议录音转化为待办事项清单,复盘每日工作提取成长颗粒……
这相当于配了个私人秘书,能帮你每天节省大量时间去做别的事情。
不过,我们也得警惕 AI 的彩虹屁。
你拿篇演讲稿给 AI 修改。它返回的稿子可能语言优美,还夸你的演讲内容“完美无缺”,让你心里美滋滋的。但你仔细看哪些语言华丽的段子,实际和你听众的需求契合度可能并不高。
毕竟 AI 只是根据语言模型和常见演讲套路来优化你的稿子,并不能真正地考虑听众的感受和演讲的现场效果,除非你能提供大量目标听众的信息给它。
有些环节必须由我们自己把控,不能全指望 AI。
尤其是像我们的内心追求、人生价值观以及对未来的期望等这种深层次因素, AI 都无法真正了解。
所以最终的决策,还是需要我们自己通过思考和探索来确定。
总之,在 AI 时代,工具越聪明,我们越得保持自身的修炼。AI会不会取代人类,我不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不会学习思考的人肯定会被取代。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