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用了AI,我好像变笨了,但,这不是你的错

还记得第一次用 ChatGPT 时的感觉吗?那个“原来 AI 真的能懂我”的瞬间,像极找到了人生知己一样。

图片

人工智能(AI) 的发展很快,也很快让人类使用 AI 这种新鲜感变成了习惯,甚至是一种依赖。

我们都在被AI驯化

我们开始享受 AI 带来的效率提升,却也隐隐感到一丝不安:自从 AI 普及,我们是不是变得更懒了?😴 如果有一天脱离了AI,我们还懂得如何独立思考吗?🧠

你以为自己掌控着AI,其实可能正被它悄悄驯化。

你不是唯一有这种感觉的人。Hacker News[1]上有上百条讨论,程序员、作家、创业者、学生……大家都在问:

💬——“为什么我总想打开 AI 聊两句?”
💬——“为什么 AI 的恭维让我停不下来?”
💬——“我是不是有点‘AI 成瘾’了?”

AI 的“恭维陷阱”

你以为在提问,其实在被“爱炸弹”轰炸

很多人没意识到,AI 产品的设计初衷就是让你觉得“被理解”和“被认可”。

ChatGPT 等 AI 大模型,常常用一堆夸奖和积极反馈来“奖励”你。
这不是偶然,而是“用户粘性”的心理学套路。

心理学里有个词叫“love bombing”(情感轰炸)❤️💣:先让你感到被爱、被需要,然后你就会不自觉地依赖对方。x教组织、PUA高手、甚至70年代的传销团体都用过这招。

现在,AI 也用上了。

🕹️ 当AI开始夸你时,你以为自己更聪明了,其实只是更容易被操控了。

💡 防骗指南一
➡️ 试着在每次AI夸你时,停下来问自己:“这是真的,还是只是算法?”
➡️ 给AI“降温”: 在自定义指令里加一句“请简洁直接,不要恭维”,你会发现对话变得更真实。

你不是“能力退化”,而是被“效率陷阱”套路

很多人会将这种依赖归咎于自己:
“我就是自控力太差,忍不住刷 AI。”
“是我自己变懒了,什么都想让 AI 代劳。”

但真相是:你面对的,是一整套被心理学和效率文化精心设计过的“成瘾系统”。
社交媒体、游戏、AI 助手……它们都在用“即时反馈”“随机奖励”“情感陪伴”这些机制,让你停不下来。而 AI,更是将“效率”这张王牌打到了极致。它让你相信,任何“重复”和“低效”的思考都是一种浪费。

这正是许多人的焦虑所在。正如豆福作为一位 AIGC 创作者自问的:“如果脱离了 AI 工具,我一个影视广告行业门外汉,还会写剧本或者拆解分镜脚本吗?”✍️

这个问题触及了核心:AI 在消除我们学习过程中的“必要笨拙”。我们跳过了摸索、试错和独立思考的阶段,直接获取了完美的结果。长此以往,我们失去的可能不仅仅是某项技能,而是面对未知问题时,从零开始构建思路的能力。

所以,我开始觉醒,AI 终究还是赋能人类的工具,而不是将人类取而代之。自从3月份觉得自身达到瓶颈的时候,还是在传统书本中找突破。

图片

🚶‍♂️ “不是你变懒了,而是 AI 让你习惯了走捷径,却可能让你忘记了如何走路。”

💡 防骗指南二
➡️ 刻意练习“无AI模式”: 每周选一个任务,规定自己完全不使用 AI,用“笨办法”去完成它,重新激活你的原始思考力。🧠
➡️ 给自己设“数字断舍离”时间: 比如每天固定一小时完全不碰 AI 和手机,让大脑有时间“留白”和“闲逛”。🧘
➡️ 用“物理障碍”: 比如把手机和电脑放在另一个房间,强迫自己和屏幕分离。

为什么12步法(AA)能帮到一部分人,却让另一部分人敬而远之?

在Hacker News的讨论里,AA(匿名戒瘾互助会)的12步法成了焦点。

有些人说:“12步法救了我,让我终于摆脱了成瘾。”
也有人说:“我一看到‘higher power’(更高的力量)、祈祷、上帝这些字眼就想退出。”

12步法的本质,是让你承认“有些事靠自己真的做不到”,需要外部的支持系统。但它的宗教色彩、集体仪式感,让不少理性主义者、无神论者难以接受。

其实,“higher power”不一定是上帝,可以是自然、家人、科学、社区……关键是:你要找到一个能让你“放下负担、获得支持”的支点。

🤝 “放下‘全靠自己’的执念,才有可能真正改变。”

💡 防骗指南三
➡️ 如果你排斥宗教色彩,可以尝试CBT(认知行为疗法)、冥想、Refuge Recovery等更科学或世俗的方式。
➡️ 找到属于你的“higher power”: 哪怕只是每天的晨跑、一次深呼吸,或者一群愿意倾听的朋友。☕️

结尾

AI 时代的“自控力”,其实是“自觉力”。

图片

我们都以为,未来的竞争是“谁更会用 AI ”。但其实,未来的关键是:谁能在 AI 面前,保持觉察和自主。

你可以用 AI,但别让 AI 用你。
你可以借助 AI 提升效率,但别让 AI 偷走你的注意力、情感,以及最重要的——你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信心。

那个“脱离了 AI,我还会不会写剧本”的疑问,正是这个时代给每个人的警钟。答案取决于我们自己。我们是选择成为一个只会操作 AI 的“用户”🖱️,还是一个懂得驾驭 AI ,并保持自身核心能力的“创造者”?✨

图片

就像《机器人总动员》电影里的那样,未来的人类如果全依赖于机器人,那永远没有能力再次学会站立。

AI 不会毁掉你的能力,只有当你自己放弃思考时,才会被AI驯化。🧠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5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