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家境普通但不甘心打一辈子工的女生一些建议!

过去认真打工的5年,我不断地折腾跳槽换岗位换行业总是希望能够找到一份我理想的工作,但是总是很难如意

过去不想上班的1年,我边上班边挣扎着想我什么时候可以不上班啊,还要过多久这样一眼看不到头的苦日子啊

过去没上班的1年里,我从最初单靠失业金养活自己到后来慢慢有几百块、几千块的收入,我总会在一次次在深夜刷招聘软件,想着要不要找个班去上呢

本月我刚还不上班满1周年,我从0到1折腾的小红书小家居店月销终于破万了!!!我所有关于理想工作的幻想还有上不上班的纠结,都终结在本月!!!

图片

(5月还没结束的小红书家居店成交数值记录👆)

其实比起很多的大佬来说,这小小的成绩根本不算什么,收入甚至比不上我上班的工资,但是对于我个人而言,意义非凡!我一直坚信:优秀没有天花板,自卑才是无底洞!

你不应该关注别人有多牛,多厉害,别人再牛再厉害都不会让你的财富值增加一分一毫,而你要更多的关注你的过去、你的现在、你的未来!

这个数据终结了我过去一年的纠结和迷茫,验证着我可以自己和这个市场交换价值,而不需要依靠公司平台单一收入来养活我自己了,而我也将更加坚定自信的沿着这个新方向持续前进!

过去这一年我其实赚的不多但却自己在学习和实践中补齐了我这个家里亲戚父母均是打工人的小镇做题家对现实商业世界的粗糙认知,我真的觉得如果你不想一辈子上班,那么如何不上班赚到钱、赚更多的钱是很多人要好好学习的一门功课。

以下是我作为农村普通小镇做题家的商业认知迭代过程,也许它们是很多做生意家庭出身的小孩耳濡目染习得的基础认知,可是我却花了一年时间才认识到,很基础但很核心!

如果你家境普通(从资本侧到认知侧不能给到你助力)但你也不甘心打一辈子工,请耐心看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01基础版:开始明白市面上很多赚钱模式本质都是卖东西,没有例外!

我之前上班时想赚更多的钱就会努力去做离钱近的岗位,因此我就会关注我所在的公司是靠什么赚钱的,我发现大多数就靠卖广告位、卖产品(实体/虚拟)、卖服务等等。

后来我离开职场,进入到流动的自由市场后,发现各种赚到钱的路子看起来五花八门,其实说到底,也不过是卖东西。比如做博主的接广子本质就是卖自己的广告位、做小红书店铺就是卖产品、做一对一陪跑无非就是卖服务等等。当然还有人说有的人业务很丰富,实际拆解下来也无非是卖的东西杂而已,比如有博主边接广边卖自己的自媒体课程…..

那么明白这个逻辑后,对于普通人的我们来说就像开了天眼,放在日常实操落地的是:如果前期你不知道做什么?那就去卖东西!赚到1块钱,你都算改命了!

给大家用我自己亲身经历来举例:

很多宝子和刚开始的我一样在刚开始脱离公司平台自己赚钱的时候其实会陷入很迷茫的阶段,不知道可以做什么,感觉别人做的事情五花八门,但是你明白本质后,你就会知道无非就是卖东西!那就找产品定价开卖!

我不上班后赚的第一笔钱其实是卖字节面试资料,我记忆最初定价9.9元,这个资料是我23年去字节面试自己准备的,我是一个很喜欢整理总结的人所以我有很多的文档资料。我面试完了也在小红书上写了面经分享笔记,一直有人私信互动啥的。

直到我某天刷到有人在卖小红书的面经资料,标价39.9,就是一个思维导图而已,但是依然有很多人付费,我当时觉得我为什么不能卖我的字节资料呢?开卖!!

于是我立马挂了自己的资料链接!很快有人下单,我发现9.9太便宜了,于是我涨到了39.9,我并没有再更新任何1篇关于字节面试的笔记而它卖了20份,我赚了近800块!

图片

(当时做的商品链接👆)

这个时候我发现卖东西真好啊,不知道干什么就去试试卖东西!脱离平台后你靠自己:引流-销售-产品交付-售后,跑通之后你后面就是不断复制优化再复制就好了!这里赚到的100块好过工资里赚1万!

02进阶版:先卖别人现成的再卖自己优化的再卖自己原创的!边卖边升级!

我接触的很多朋友在卖东西一开始很容易陷入到一定要卖自己纯原创的执念里!我身边5个朋友,至少有3个都这样,比如想自己做手作饰品、比如自己开发课程等等,对于普通人来说我并不建议,朋友尝试后的结果也都验证了我的猜想。说说我为什么不认可?

首先前期成本高,这个成本包括金钱和时间精力成本;我是个很抠搜的人,我不做费时费钱的事,任何超过1000块、费时费力的投入我都会反复掂量一下,作为创业小白而言,控制成本是比开始赚钱更重要的一件事

其次后期结果非常不可控,市面上已有的产品丰富多样,有些需求我们以为没有对应的解决产品,但其实是我们不了解,很多前人其实早就验证了哪些产品能够被市场接受。

如果你要做一个全新的产品、市面上很少见,基本上很多时候不是你多有创意,很可能是这个有人做了但跑不出来最后死掉了!所以很可能大部分普通人花了大力气,最后做出来的东西没人买单。

那么明白这个逻辑后,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就是给你省了至少一大笔冤枉钱,放在日常实操落地的是:如果前期你要卖东西,就去找市面上已经有人在做的东西,边卖边结合用户反馈再优化。

拿我自己举例来说:

我刚开始做家居小红书店时,我发现我家厨房里面碗筷和调料需要收纳,但是分开收纳又很占地方,我就想市面上有没有这样的厨房收纳架,是可以同时收纳碗筷、调料的,我就去小红书上搜有没有人推荐过这种符合我需求的产品,碗筷调料收纳一体,我发现有人推荐这种,也有很多用户在底下留言问链接,于是我开始发种草笔记同时立马去88上搜图找品找供应商,定好价格后就上架了,很快这个品就出单了。

你看,刚开始的新人就不要想着自创产品,直接拿现有的被验证需求的产品开卖,开始逐渐积累卖东西的手感,积累用户反馈,再考虑优化,这是最快的开始,你也很容易拿到反馈。在前期信心比黄金还珍贵!

03高阶版:对于普通人来说,好的生意一定是要好复制、边际成本低的模式

这里先引入一个边际成本低的概念:边际成本是指每增加一个单位产量所带来的额外成本。当边际成本较低时,意味着每多生产一件产品所需增加的成本非常少

比如售卖电子资料,你在前期的时候写1份可能花了3天时间,一旦你开始卖,这份资料你可以卖1份、10份、1000份、10000份,这样下去你这个边际成本机会无限趋近于0了!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大家觉得纯实体店不如互联网生意好做,因为实体不好复制扩量,边际成本很难降低,比如你开一个小的舞蹈工作室,你最多可以容纳100人,边际成本就到这里,你再想复制,那就是再开一个,你依然要投入租房成本、教师成本等,边际成本依然如此(这里不涉及做品牌搞加盟的玩法)。

那么明白这个逻辑后,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你发现很多搞钱机会的时候你可以去辨别出哪个模式天花板更高,放在日常实操落地的是:时常去思考这个赚钱模式好不好复制、边际成本低不低,或者说如何让现有模式变成更好的模式

拿我身边的亲戚举例来说:

我有个姐姐,在家带娃,日常喜欢做点针织小挂件小包包啥的,有人专门收她做的钩针成品,一般单价按照10-15块收,然后别人再转手按四五十块卖出去。我那天去她家吃饭看到她在做这个就了解了一下具体的模式。

她说日常在家没事就钩着玩,一天五六十不成问题,她手很巧有时候也会接定制单,而且很多花样上面收的人给的教程还是错的,她自己研究然后再告诉其他一起做兼职的妈妈们,包括我妈妈对这个也很感兴趣,就跟着她学。

其实我听到这个,我就明显感知到她目前的赚钱模式本质还是打工,她完全可以有更好的赚钱模式。

我建议她可以开一个小红书店,可以把自己的钩针作品发笔记,挂车,既然上面的人一直在收,说明市场对你们做的这些东西肯定有需求的,你完全可以自己卖,这就是从打工人转变为自己单干的模式了。这是前期大部分普通人能做的,把自己从打工人的角色变成自己的老板。

另外,再优化你的赚钱模式,我搜了下市面上大家很热衷的样式发现很多人会在底下问怎么钩、求教学的评论,你可以自己研究出一个详解钩针视频,先试着卖单个详解视频,前期定价几块钱都行,测试下是否有这种需求,这种模式成立后你就从一个自己开店的模式转变为好复制、边际成本低的模式!

当然这些只是我拍脑袋想的,后来我回来仔细想了下完全是可行的。她听了我的分析后做没做,我不得而知,我也没有去跟进,因为我知道人只能管好自己的事情,很多时候大家不是行动力不够,是认知不够。很多时候我们认为她怎么说干就干啊,这个本质其实是她想的很清楚了,所以自然就去做了。

就如同我这篇文,我不知道有多少人看了会理解,又有多少人理解了会去实践,我最近脑海里回荡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认知做决定,行为拿结果!

人挣不到自己认知以外的钱,同样人也没法成为自己没见过的人。人的认知受限于他们的经历和所见所闻,所以无法想象或成为他们从未接触过的角色或存在,所以我觉得过去这一年对我来说最重要的不是说拿到什么样的数据结果,而是我把自己的认知从单纯打工人视角转换成了自己单干的视角,从商业认知侧把自己重新养了一遍。

最后的最后,财富不是对勤奋的补偿,而是对认知的奖赏。这句话与所有和我一样家境普通(从资本侧到认知侧不能给到你助力)但你也不甘心打一辈子工的朋友们共勉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