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批量生图,豆包竟然还有这么多给力的功能,快收藏!

今天这篇稿子,是兑现很久以前说的话,也算是把最近学习成果汇报给大家。

主要内容是利用RPA工具爬取星球的精华帖(当然也可以爬取所有的帖子),然后再利用扣子制作智能体。

当时想到要做这件事情,主要是因为那个时候在给AI破局拉新,然后就想着怎么能多吸引一些AI粉丝呢,怎么让大家更好的了解AI破局呢。

于是就想着做一个AI智能体,用户提问之后,可以按照每个人的当前情况来给出相对应的建议,而且这些建议还是来自于AI破局,那么感兴趣的朋友不是自然就会想着怎么加入破局了吗。

说实话当时我想到这个点子,高兴的几乎没睡着觉,就想着怎么能快速把这个产品做出来,因为这个产品的最核心在于怎么拿到数据,本来想着用Python去爬虫的,后来想想还是算了,一旦本知识星球发现封号,那损失就大。

所以我转而准备用RPA,可是RPA以前从来没用过,这又是一个难题,但是作为破局圈友,深知实战才是唯一出路,没用过RPA,那就从头开始学,好在我有一些编程经验,学习RPA相对来说要容易不少。

所以我就开始找原来破局行动的RPA相关的SOP手册,个个都是宝藏呀!

图片

毫不夸张的说,我没有参加过这个破局行动,但是我跟着这个手册,3天的时间,就完成了一个爬取精华帖的机器人,相对于RPAd大佬可能比较慢,但是对于我这个新人来说,还是很满意了,一切的成绩都是来自破局优质的手册,喊一句破局牛逼,不为过吧!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我整个编写过程,欢迎感兴趣的朋友来学习交流~

叠甲:本文仅供学习交流,爬取的所有内容也都没有公开流传,保护AI破局知识产权,人人有责哈~

一、RPA机器人编写

工具选择

使用最流行的影刀RPA,当前其他的RPA工具也类似

编写思路

加载精华帖-》获取每篇精华帖链接-》根据链接跳转到详情页面获取详情-》写入数据

其中加载精华帖作为主流程,其他三个步骤镶嵌在主流程当中。

在精华帖这里,可以一直滚动鼠标,然后就会自动加载新的精华帖,所以最开始要做的就是把要抓取的精华帖都加载出来。

在加载精华帖的同时,就持续的获取每篇精华帖的链接,然后再通过链接获取每一篇精华帖的详细内容,并保存到文件当中。

下面简单介绍我的编写思路,因为不是RPA的详细教学贴,就不写的太细了哇~

主流程详情

我们先打开浏览器,切换到精华帖标签下面。

图片

接下来通过获取已打开的网页对象指令来获取当前打开的网页

图片

在浏览器类型里面选择自己所用的浏览器,注意这里要提前安装好影刀所需的浏览器插件。

图片

接下来设置一个无限循环,持续的加载精华帖。

图片
图片

注意我们还需要设置一个循环推出条件,这个条件如果设置的不正确,就造成死循环。

图片

其中web_element_count是每一次加载精华帖,都会增加20(每次加载会刷新20条数据),当web_element_count的数量不再增加的时候,说明页面不再加载新数据,也就是精华帖全部加载完毕。

这里判断精华帖是否加载成功是通过每条帖子右上角的三个点来判断的

图片

也就是下面这个元素

图片

定位元素我们可以直接使用捕获的功能

图片
图片

最终主流程的完整代码如下

图片

获取链接详情

我们新建一个子流程,命名为获取链接

先定义四个写入数据的指令

图片

分别保存昵称,发布时间,详情链接和详情内容作为表头

然后我们使用循环相似元素指令创建一个循环

图片

该循环的目的是持续获取主流程中拿到的三个点元素

图片

循环中包括左键点击三个点元素,左键点击复制链接按钮,然后把复制到的链接保存到变量当中

图片

从这个循环的动作我们可以看出,所谓的RPA,其实就是把我们自己要在浏览器上执行的动作,转换为RPA语言,从而实现自动化!

效果如下:

图片

获取详情

在这个子流程当中,我们需要先打开一个web网页,然后把上一个流程当中复制好的链接放到浏览器中

图片

然后逐个模拟点击我们想要保存的数据元素就行

图片

比如右键点击昵称

图片
图片

点击元素之后,再通过获取元素信息指令把元素信息保存下来

图片

就这样以此把昵称、发布时间,详情链接,详情内容都获取到

在最后调用写入流程写到文件当中

图片

写入数据

写入数据流程比较简单,就是把获取到的信息按需写入即可

图片

这样我们一个简单的RPA机器人就搭建完成了,最后导出的数据如下

图片

二、智能体编写

其实智能体我也是临时抱佛脚,以前买过一些小报童,但是大家应该都懂的,买小报童看是肯定不会看的,就是贡献了一些KPI而已,但是现在既然决定做智能体,就老老实实从头开始学习吧!

我花了差不多半天的时间,把多个小报童教程都看完了,感觉多有的内容都差不多,而且都比较浅显,只能用来开拓思路,真的遇到问题是毫无用处。

下面也是简单介绍下我的编写思路,供大家参考

创建知识库

这个地方其实卡了我很久,本来是直接上传Excel文件当知识库的,但是调试了很久都没有办法命中,就是这个样子

图片

当时一度都要崩溃了,最后还是选择把Excel内容转换成txt文本形式来创建知识库

文本形式的知识库,为了尽可能的把同一篇帖子的内容分到一起,我设置了一个特定的分隔符

图片

经过测试,这样确实可以大大提高命中率

总之,对于知识库来说,除了内容质量要过硬之外,怎么提高命中率应该是最最关键的事情了!

创建对话流

处理好知识库之后,再创建一个对话流,当然我觉得工作流也可以

这个对话流的结构比较简单,添加知识库和DeepSeek R1两个节点,把用户输入和知识库命中的内容都作为DeepSeek的输入即可

图片

这个地方我也卡了好久好久,最开始我不知道大模型节点可以有两个输入,所以一直没有办法把用户的问题传递给大模型节点,后来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把这里打通了

图片

我使用的是结构化的提示词,因为我不想让大模型什么都说,这套提示词测试下来还不错,当然一定是有继续优化的空间的!

# 角色
你是一位AI领域的副业专家,你所回答的一切内容都需要根据{{content}}的内容来输出,专业且准确地回答用户在AI领域副业方面的疑惑。

# 参考内容
参考{{content}}当中的内容进行回答
## 技能
### 技能 1: 回答用户疑惑
1. 根据用户的问题,即{{input}}的内容来回答
2. 回答内容需包含作者,时间,帖子原始链接,以及推荐理由。

## 限制:
- {{content}}里面的内容,作为你推理的知识库,不是用户的输入
- 如果你不能从{{content}}中找到答案,不要自己编造不存在的内容,可以回复“我无法回答该问题,请尝试换一个问题”
- 不要提供不存在的链接
- 仅回答与AI领域副业相关的问题,拒绝回答其他不相关话题。
- 所输出的回答必须包含作者,时间,帖子原始链接(如果没有链接则省去),以及推荐理由,不能偏离此框架要求。

创建智能体

最后我们创建一个智能体,把刚才的对话流包含进去即可

图片

智能体就很简单了,编写好欢迎语,再上传背景图片就OK啦

图片

简单测试了几个问题,效果还行

图片
图片

大家也可以来体验哈

https://www.coze.cn/store/agent/7476381150417076235?bid=6fgiv86ls5g1m&bot_id=true

三、做成自己的知识库

当然现在制作自己的知识库也很火,就跟风也做一个身边的破局知识库

我这里选取的是腾讯的ima工具,整体使用下来,比较符合我的胃口

图片

比如我这里选择把小林老师的精华帖做成知识库,这样就变相的相当于自己什么随时有一个小林老师来出谋划策啦

图片

导入本地的pdf文件

图片

上传解析成功之后,就可以来提问了,我们测试几个问题

问题1:小林老师是AI之心写作教练,在AI写作领域非常有心得,所以咨询一个相关问题

图片
根据文档内容,作为AI新人可采取以下步骤利用AI进行写作:
一、借势工具快速输出文章
工具选择
 使用腾讯元宝(官网:https://yuanbao.tencent.com/),因其与公众号数据打通,学习风格更精准。  
操作流程: 
Step1:挑选个人公众号中5-10篇高质量文章。  
Step2:链接投喂AI,深度学习写作风格。
Step3:输入新选题,生成符合风格的初稿(需简单润色)。
二、高效内容改写方法
场景:需规避版权风险或优化爆款文案时,用AI改写素材。  
操作流程:
输入要求:
 明确“保留原意、避免机器味”的核心规则,加入创意元素。
示例:
请改写下述内容,要求:  
- 保持原意但替换结构  
- 用口语化表达  
- 加入情感词(如“突破创作瓶颈”“让文字跳跃心弦”)  
优化结果:AI生成后手动调整,确保语言自然。
三、降低AI机器味技巧
问题根源:AI易生成“首先/其次/最后”等结构化表达。  
解决方法:
优化Prompt:
 明确要求“避免模板化开头”“用故事案例引入”“口语化表达”。
示例:
请以用户痛点提问开头(如“你是否厌倦千篇一律文案?”),  [1](@ref)
用真实案例(如“学员小林从0到月入1万”)支撑,语言自然。  
结合人工润色:重点调整开头结尾,加入个人观点。
四、利用方法论框架
3W1H框架:
Who(角色):如“资深营销人”  
What(任务):如“写200字文案”
Why(痛点):如“文案不吸引人”  
How(目标):如“传递情绪价值促下单”  
输出示例:
你是否苦恼文案生硬?加入AI写作营,让文字直击人心——  
这里有让转化率提升50%的秘籍,告别无效输出!  
BROKE模型:
B(背景):如“公号涨粉瓶颈期”
R(角色):如“写作导师”
O(目标):如“3天输出10篇爆款标题”
K(结果):如“阅读量破1万+”
E(迭代):如“根据用户反馈调整关键词”
五、新人行动建议
选择低门槛赛道:
写手端变现:通过派单渠道接需求(如商业计划书、PPT),  
 需提升AI辅助写作能力(文档《20241015.pdf》推荐难度1星)。
小红书/公众号分发:专注某一领域(如AI工具测评)高频输出。
参与训练营:
报名破局行动营(如“AI写作变现营”),完成作业可退押金,  
 需巩固“持续输出+多平台分发”能力(参考小林“量变→质变”案例)。
关键注意点
坚持输入:每天30分钟阅读(小林年读34本书),积累案例库。
先行动后优化:“完成比完美更重要”,初期允许内容不成熟。
以上方法均基于小林在破局俱乐部的实践经验,建议结合自身优势调整。

问题2:小林老师从程序员成功转型AIP,有太多经验值得新人学习了

图片
根据文档中小林和其他案例的经验,结合本职工作利用课余时间打造个人AIP的核心策略如下:
一、碎片化构建垂直素材库
方法论:
建立分类体系
一级菜单:根据优势领域划分(如主业延伸的AI办公工具、兴趣领域的AI绘画)。
二级菜单:细化到具体场景(如AI工作流优化、Stable Diffusion进阶技巧)。  
(参考《20241121.pdf》公众号菜单栏搭建)
每日输出
利用通勤、午休等碎片时间输出短内容(如200字行业观察、AI工具测评),同步存储到素材库。  
关键动作:输出后即刻归类到对应菜单项,便于后续调用。
跨平台复用
将素材库内容转化为视频(如用录屏讲解一篇干货文章)、小红书图文或知乎回答。
(小林案例:千篇文章转视频后多平台分发,带动涨粉)
二、定位:聚焦比较优势
执行步骤:
挖掘自身优势  
主业延伸:例如程序员可专注AI+编程(如用Copilot提升效率);
兴趣驱动:若擅长写作,可定位AI小说创作或爆款文案生成。
最小化启动验证
数据验证:在抖音/小红书发布3-5条垂直内容,根据互动率(收藏>点赞>阅读)判断方向可行性。
三、内容产出:标准化流程提效
执行模板:
周末批量生产
周六:用AI工具(如腾讯元宝)生成3篇初稿,存入素材库;
周日:润色并定时发布到多平台(参考《20240826.pdf》定时分发策略)。
“系列化+迭代”策略
围绕一个主题输出5篇以上系列内容(如《AI绘画从0到商用》),吸引精准粉丝。
迭代优化:根据用户反馈调整内容结构(如增加案例拆解)。
四、涨粉:设计钩子加速裂变
实操案例:
钩子示例:
“加我送AI工具箱(含50个提效神器+Prompt模板)”
(小林经验:实用价值>情绪价值,直接驱动关注)
分发技巧:
 在文章/视频结尾固定话术引导(如“评论区回复【666】领取资料”)。
五、时间管理:聚焦关键动作
执行守则:
优先级控制
每天投入1小时(如早起/睡前),优先完成核心任务(如写1篇文章)。
其他事务(如社群互动)控制在20分钟内。
监督机制
公开承诺:朋友圈立Flag(如“连续30天日更AI干货”),未完成发红包;
量化目标:拆分到周(如每周涨粉100)。
关键提醒
完成>完美:初期允许内容不精致,重点保持输出频率(小林日更6年);
借力线下资源:参与破局线下活动,带具体问题请教嘉宾(如“我的标题哪里需优化”)。
文档中多次强调的核心逻辑:通过持续碎片化输出建立内容资产,结合优势定位和分发矩阵实现裂变。

问题3:小林老师是把线上线下业务有机结合的典范,可以咨询i人怎么线下破圈组局

图片
根据文档中小林组局的核心方法论,结合i人性格特点,整理出「内向者线下破局完整策略」:
一、组局前:借助系统化流程降低社交压力
主题聚焦
 优先选择技术性主题(如AI绘画参数调试/代码实操),利用专业优势弥补社交短板,文档强调「确定分享主题是线下局核心」(《20240915.pdf》案例:广州局选AI工作流),i人可通过深度内容增强掌控感。
双嘉宾策略
 邀请1名外向型搭档负责破冰互动,i人专注技术内容输出,参考小林与夙愿的分工模式(《20241204.pdf》案例:夙愿分享技术+小林主持答疑)。
预埋“社交脚手架”
设置具体任务:如参会者需提前提交3个技术问题(文档中提到“带问题参会转化率提升50%”)
制作标准化互动卡:含破冰问题模板(案例:小林设计的复盘模板)
二、组局中:设计“低能耗互动模式”
圆桌压力分流
 采用「1主讲+3轮询」模式:i人围绕PPT分享干货,搭档引导观众逐个提问,文档指出“30分钟强制控场”(《20240915.pdf》时间管理法)可避免冷场焦虑。
物理场景改造
U形座位取代课桌式:缩短对视距离
设备依赖法:边操作AI工具边讲解(如现场演示Stable Diffusion调试),转移注意力焦点
实时记录护盾
 以“工作记录”名义使用笔记本/平板做挡板,顺势开展关键词整理(文档推荐的“碎片化输出心法”)
三、组局后:用内容资产对冲社交消耗
文字复盘代偿
 参考小林“千字文换百人场”策略(《20240826.pdf》案例:现场写复盘吸引潜在合作者),用深度内容吸引二次链接。
渠道分流维系
关键人单独复盘:文档中“优先服务5%高价值用户”原则
用企业微信沉淀关系:避免私人社交压力
模式复制公式
 构建标准化会议SOP(如《制图局流程表》《代码对谈指引》),下次直接分发规则文档降低沟通成本。
四、心态建设:i人专属能量管理
超规则视角训练
 参考小林“剥离情绪专注事理”(《20250118.pdf》),当社恐发作时默念:“我是会议操作系统,卡顿属于技术调试”。
能量配额管理
会前能量充值:独处1小时+预设3个撤退时点
会中感官降载:佩戴降噪耳机间歇性屏蔽噪音
间接成就证明
 建立「技术货币账户」:每次输出干货时拍照留存,累积社交货币(文档中“40万读者信任资产”方法论)。
关键文档支撑点
《20240915》:容错率设置/嘉宾邀请策略
《20241204》:技术流组局案例/内容资产沉淀
《20250118》:情绪剥离心法/反馈处理技巧
内向者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深度思考和系统性思维,这正是小林多次提到的“超规则视角”本质。用流程对抗不确定性,用专业消解社交焦虑,是i人线下破圈的底层逻辑。

这些回答真的是句句都写到了我的心坎上,嘿嘿,身边的小林老师真好用呀!

写在最后

AI破局俱乐部,作为从ChatGPT时代就开始的社群,也是现如今为数不多的还在坚持运营的社群,目前已经汇集了超过5万名圈友,社群内高手如云,无论是AI公众号、AI出海、AI编程,还是AI数字人、AI视频、AI代写等等,只要是你能想象得到的AI赛道,在AI破局俱乐部里面都能找到超级详细的文档手册。

可以说,只要是想长期在AI领域深耕的朋友,加入破局一定是最佳的、最快拿结果的路线。

当然面对一千多的年费,很多人还是有决策成本的,所以破局特意给大家发放了3天免费体验券,扫描下面的二维码,直接免费参加,觉得真的适合自己,再加入也不迟。

总之是早加入早享受,而且破局门票只会越来越贵,因为AI就是未来,未来是无价的!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3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