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万赞的爆火像素艺术,用豆包一句话搞定,一键回到80年代

今天教大家生成复古的像素艺术画面,如同下面的几个画面:

img
img
img
img

还是老规矩,学提示词之前,先学点干货。

以上这种有一个个小方格,像搭建乐高一样的画面,我们称之为像素艺术。

葉子用一句比较文艺的话来形容像素艺术:带着镣铐去追求创作的自由。

从技术上来讲。

老式电视的荧光粉涂层存在0.3mm间隙,从而有了光学混合效应:当红、绿像素交替排列时,人眼在1米外会自动将其融合成黄色。

然后有了任天堂的诞生:用16色调色板,创作了塞尔达传说的世界,造就了FC红白机的辉煌。

大多数对于这种画面的理解就是80年代的老旧游戏,比如:马里奥、魂斗罗、合金弹头,再或者游戏版本的仙剑奇侠传一。

其实这都是创作者用最有限的元素,完成了无限的组合。用最少的信息,给人们带来最大的联想。

就像上面的超级马里奥,在最早的游戏中,马里奥的奔跑动作仅用4帧16×16像素图,就让我们的大脑产生了运动记忆。

又或者当年的勇者斗恶龙,一个FC卡带仅有64KB容量,连现在的一张高清图片大小都不如。

但我们的大脑很神奇。

我们在观看这些由小格子形成的画面时,大脑反而会更加活跃,通过脑补,我们完成了对了缺失细节的补全。

像是音乐节的黑胶唱片一样。

过度的粗糙,造就了最大的真实。

回到AI绘画的创作。

想要用AI创作好看有趣的像素艺术画面,要记得以下这些关键提示词:

bit数:数字越小代表设备越古老(8-bit→16-bit→32-bit)

硬件名称:CGA(4色)、EGA(16色)、VGA(256色)

硬件名称:CRT屏幕、Sega Mega Drive、FC红白机、MSX电脑等

其他:扫描线、柏林噪声、抖动算法、等距视角、渐变抖动等。

最重要的是前面加上:像素风格。

这个风格在豆包中是可以直接选择的:

img

像素风格,加上上面的关键提示词。

最后发挥我们的想象力,主体+场景,一幅像素风格的艺术画就诞生了。

提示词:图片风格为「像素风格」,8-bit风格森林神庙遗迹,苔藓覆盖的石阶与发光符文,256色限制,16×16像素人物剪影,卷轴式横向构图,复古游戏加载界面质感,清晰锯齿边缘,魔法光效粒子,比例 「4:3」

img

提示词:图片风格为「像素风格」,俯视角度像素化唐风市集,鳞片状屋顶瓦片特写,灯笼投射的光晕扩散,商贩摊位商品像素排列,石板路定向模糊,卷轴背景音乐可视化波形,16bit色深,比例 「4:3」

img

提示词:图片风格为「像素风格」,俯视视角武侠人物,飞檐走壁运动轨迹捕捉,飘带像素化流体动力学,水墨扩散特效,16bit色深古建筑群背景,传统连环画分镜构图逻辑,比例 「4:3」

img

从当年的FC红白机时代,到现在的AI纪元。

因为当年的硬件限制,从而激发了创作者最大的创造力,技术在进步,但人类的创造力永远不变。

而真正的创造力,往往诞生于限制与自由的夹缝中。

AI技术现在也有边界,虽然这个边界比红白机大了万倍亿倍。但在这种限制中,人类依然可以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创造更有趣的作品。

当我们欣赏哪吒中的精致渲染时,也不要忘了像素艺术才是用想象力填补空缺的数字先驱。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3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