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没有这种经历:到医院看病,排队两小时,就诊5分钟,就被医生赶出来了
这是一个最近我逢人就安利的APP
AQ,支付宝新出的看病AI
咨询、问诊、挂号、就医、健档一条龙
人这一辈子,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的。
不知道你是不是也跟我一样,有点头痛脑热的,能不吃药就不吃药,能不去医院就不去医院。为啥,一嫌麻烦,二总觉得是药三分毒,自己年轻,扛一扛就过去了。
心里还总安慰自己,人有上亿年的进化基础,大部分小毛病都能自己好。实在不行了,就打开百度或者小红书查一下,然后蹬蹬蹬跑去小区药店买点药或者京东大药房搞定。
现在不是有 AI 大模型了嘛,我也经常用。但说实话,总感觉差点意思。
就前段时间,我一直微微地咳嗽。我去问 DeepSeek,结果它给我的回答,就,非常的“官方”,给你们看看:

一大堆可能性,啥用没有,看完更焦虑了。
后来没辙,去了趟附近的诊所。医生大哥就问了几个问题:啥时候开始的?有规律吗?最后下结论说是花粉过敏,开了点药和生理盐水,谨遵医嘱用了药,过几天就好了。
你看,这就是问题所在。AI 大模型啥都懂,但它不懂你。它没法像医生一样,根据你的情况追着你问。更要命的是,没有针对医疗场景训练过的 AI,如 DeepSeek,有时候还会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我们普通人哪分得清啊!
有病还是要去医院,不过去医院的体验……唉,懂的都懂。
就说上次回老家吧,我妈说最近老头晕,小诊所吃药老不见好。我一听不放心,赶紧陪她去了大医院。好家伙,排队挂号 1 小时,开单子检查又是 1 小时,最后结果拿给医生,人家就瞅了两眼,说:“高血压,开点药。”前后两分钟不到。我想多问医生两句,平时饮食起居要注意点啥、原研药和仿制药吃哪个好,结果话未出口,医生忙得根本顾不上我,后面一堆人排着队呢,只能灰溜溜地出来了。
只能安慰自己,病情不严重,医生不 care 你,医生 care 你才麻烦了。可心里总觉得缺了点啥。出了医院我还有点埋怨我妈为啥不早说,结果我妈小声说:“看你们工作那么忙,这点小事怕说了给你们添麻烦……” 我一下就忍不住了,差点当场泪奔。
医疗是很专业的事情,一个医生需要经过很多年的培养才能上岗。所以,当蚂蚁集团下属的支付宝也出了一个专门的 AI 健康助手,说实话,我一开始没报太大希望。
毕竟市面上这类的 APP 太多了,感觉都差不多。
它叫“AQ”,你直接在手机的应用商店里搜索就能下,安卓已经上架了,苹果版这几天也会上线。

所有的功能,都是免费用。
安卓界面是这样的

最下面有一个对话提示框,提示框上有几个栏目,分别是“只能思考”、“AI 诊室”、“拍报告”、“医保码”、“拍药盒”、“找医生”
APP 左上角点开有个“档案”和历史对话,右上角是各地名医的分身和一些医院的智能体
下面我给你说说,我用完之后的真实感受:
真的,有点超乎想象!
很明显,AQ 除了 AI 大模型的能力之外,还用很多三甲医院的经验和数据库做了训练和优化,并按照就医流程进行了流程设计
首先,它可以当做普通的医药健康问答助手
你对它提问之后,它居然还给了一些健康小知识的讲解视频

然后就是AI问诊。前面不是说了吗,我前段时间老是隐咳隐咳的,喉咙里总觉得有东西,特别烦人。当时问了 DeepSeek 没啥鸟用,第一回答笼统,对我个人情况了解不细致,第二感觉不够对症。
当我打开 AQ 的“AI 诊室”问了同样的问题,奇妙的事情发生了:

它没有直接给我一个笼统的答案。而是开始像个真正的医生一样,抽丝剥茧,一个一个地问我问题。
最奇妙的是,它会根据你提供的新信息,灵活的给出后继问题和答案选项,这就是生成式 AI 的魅力

关于我的咳嗽,它问得很细
“每天几次?”、“什么时候会加重(爬楼梯或者天气变化)?”、“有痰吗,什么颜色?”、“除了咳嗽,有鼻塞或者喉咙痛吗?”、“胸口有无压迫感”、“是否头晕”、“最近有没有接触过敏源?”…… 一口气 AI 问了我十几个问题

AQ 按它的思路提问完毕后,最后还问:,还有没有补充的信息,我说木有

这一下的感觉,就,对味了。
AQ 在主动了解你,就好像一个真正的医生一样,对你进行询问,而不是等你给信息。
在引导着我回答了十几个问题后,它给出了一个综合的分析,指出了几种可能性,还告诉我可以先重点关注哪几个方面:

虽然 AQ 也没有给出明确结论,但是感觉比传统的 AI 大模型靠谱多了。 这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
尝到甜头以后,我又想起了家里老人前阵子刚出的体检报告。我赶紧又试了另一个功能——“拍报告”。
说真的,那报告单上密密麻麻的字,还有一堆上下箭头,我看得跟天书一样。我就对着报告“咔嚓”拍了一张照片传上去。
至于个人档案不用担心泄密,AQ 第一步会脱敏,删除涉及个人隐私的内容再进行分析
几秒钟后,结果出来了。它不仅用大白话帮我“翻译”了每一项异常指标,析了了生命体征和整体健康状况,告诉我可能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面对我的追问,进一步给出了建议

末了我还让 AQ 给一份周饮食清单
AQ非常贴心地给出了一整周的饮食建议!从周一到周日,每天三餐吃什么都安排得明明白白。

我当场就截图,直接转发到相亲相爱一家人家族微信群,亲戚老表七大姑八大姨们都沸腾了。那一刻感觉,就像是给家里请了个又懂医又懂营养的私人管家。
我还不死心,又翻出了上次感冒吃的药盒子。开药的医生不会说太细,药盒说明书写得太专业了,什么“非甾体抗炎药”,啥玩意儿啊?我又拍给 AQ 看。
AQ 非常准确地分析出了药性,用最简单的语言告诉我:“根据药物组合,医生给你判定为细菌性呼吸道感染。”

感觉这个功能非常适合强迫症!
最让我惊喜的,还在后头:
在它给我那个“隐咳”问题做出分析的结论最后,我非常意外地发现,它给我推了一个,预约挂号的入口……
还贴心的备注了“公立官方号源”、”公立三甲接诊“

我直接懵了,这是送佛送到西吗?
健康咨询问诊就医一条龙,妥妥的闭环
点进去一看,哪个医院离家近,哪个医院的哪个科室最擅长看这个病,哪个医生评价好,清清楚楚。

所有操作都在 AQ 这个 APP 里面。AQ 与全国超过 5000 家医院、近百万医生以及近 200 位名医 AI 分身对接,用户可以直接在 APP 内预约挂号、选择科室,并通过“找医生”功能推荐本地医生,提供在线问诊入口。
AQ ,你这是要做全国医院+医生的大众点评么?
这个体验有多顺滑,挂过号的朋友,你们肯定懂!从前那种在不同 APP 之间来回切换、研究哪个医院好的抓狂感,瞬间就没了。
连华山医院的专家都可以在线给你问诊

讲真,各种求医问药的功能在一个 AQ 软件里面,都聚齐了。真的是,一个 APP 在手,全国名医我有
这就是阿里蚂蚁的实力
AQ 还直接打通了支付宝的医保码,用法和支付宝的医保码用途一样,从问诊、挂号到最后去医院看病,能直接查报销范围、定点医院,方便到不行。一条龙全搞定,这里就不赘述了

还有个“档案”功能
可以用它把你和家人的医疗档案完整的保存。包括每次的就医资料、家族病史、就诊记录、平时的运动数据、饮食健康等等数据打通。

数据可以与智能设备联动,实现健康数据的系统化管理。例如,我们可以连接华为、苹果等智能手表,同步运动和睡眠数据。
还有个健康自测,我们可以通过回答一系列健康问题,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并获得个性化的健康建议。我做了一下,感觉非常准!
我顺手把我们全家人的健康档案都建了进去。那一刻感觉,就像是给全家请了个 7×24 小时的私人医生。
我以为这就差不多是全部了,结果无意间点了一下右上角的“服务”按钮。
好家伙,我感觉自己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里面全是各地三甲医院名医的“AI 分身”。我使劲划了划,眼睛都直了,居然还看到了好几位院士的名字!院士啊! 平时想咨询他们比登天还难!
现在蚂蚁直接把他们请过来,在 APP 里面做了个数字分身,把他们宝贵的经验和知识,接入了AI, 免费解答,这才是悬壶济世的赛博菩萨啊

我试着咨询了一下其中一位,回答的风格和 AI 问诊一样,那种抽丝剥茧的耐心,一点架子都没有。
除了这些大佬,服务里还有什么“减重专区”、一些大医院专属的智能体,内容多到我一下都还没逛完。
说真的,科技改变生活这句话,我今天才算有了具象化的感受。以前总觉得 AI 离我们很远,但现在,它实实在在地能帮我照顾家人了。
用科技,用 AI 平权,让医疗条件不发达的老百姓,也能体验到名医院名医的服务,让每个人的生活过得好一些。这就是蚂蚁做普惠医疗AI的出发点吧。
不得不说,AQ,当之无愧的国民 APP。
真心建议你转发这篇文章给你的家人和朋友,以及其他你关心的人,能帮一个是一个
最后的最后,真心祝愿,咱们和咱们的家人,都身体健康,无病无灾
好人一生平安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