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出图之外,千万不要忘记豆包的这些功能,90%的人都没有利用好!

前段时间豆包的图像生成功能上线了“超能创意1.0”,这个功能太强了,可以一次性生成几十张图片,不仅仅效率大大提高,人物一致性、创意等等方面都有极大的提升。

当然豆包除了出图很牛之外,它也有更多有趣好玩强大的功能值得我们去尝试

那么今天萝卜哥就再带着大家深入研究一些有趣的玩法~

生成分镜

本来想画一个三英战吕布的分镜的,但是尝试下来发现,再多人物的情况下,一致性还是很糟糕,他会变成这样

图片

不仅仅是任务一致性不达标,各种场景也是很混乱,总之就是太复杂的分镜,AI 工具还是无法一次性完成。

所以我这里退而求其次,来做一个武松打虎的分镜,这个场景就要简单很多

生成水浒传中武松打虎的中国风分镜剧本,10个分镜,比例9:16

第一版效果如下

图片

可以看到大部分图片效果还是很不错的,只不过第一张和最后一张需要继续微调

先来处理第一张,这里应该要变现武松拖着被打死的老虎,所以我们直接使用豆包的图片编辑功能

点击最后一张图片,就可以进入图片编辑功能了,然后点击智能编辑

图片

输入简单的提示词,很快就能得到一张全新的图片了

图片

可以看到这次的效果还是比较符合要求的。

下面处理第一张,这张图片需要修改的地方比较多

窗户上有只老虎,人物带着现代感极强的帽子,右手还拿着一个玻璃杯子。。。

图片

我们先用使用擦涂功能把窗户上的老虎去掉

图片

然后再使用智能编辑去掉人物手中的杯子

图片

最后再去掉帽子即可

图片

现在我们就得到了一整套武松打虎的视频分镜图片

图片

制作表情包

现在生成表情包,已经不像是以前了,还记得当时 AI 绘画刚刚兴起,很多人利用 AI 出图然后制作表情包,这一套工作流已经把表情包的制作过程极大的缩减了。

不过现在随着各个大模型的发展,制作表情包的门槛也再一次降低,利用豆包,一句话就能生成数十张风格各异的表情包,太方便了

图片
图片

情绪翻译官

很多时候,我们在阅读文字的时候不能确认文字背后所表达的含义和情绪,甚至是和朋友聊微信的时候,也摸不清对方到底想要表达什么。或者自己想表达某些情绪,可以又总是词穷,说出的话、打出的字显得苍白无力。

这个时候我们的豆包就可以出马了,把句子丢给豆包,让它来分析情绪、感情倾向等等

帮我分析这段话的情感色彩:生成模型永远领先检测模型一代。就像病毒传播,永远快于疫苗研究。它只能大概给出像不像,永远给不出是不是。但现在,很多人竟然把这个像不像的结果,变成了你有没有作弊的判据。这不是技术问题。这是我们的信任危机。我写AI,是因为我希望AI让我们更自由。不是希望AI让人更恐惧。我用AI,是因为我希望它成为表达的延伸。不是希望它成为拘束的锁链。而这场所谓的AIGC查重,本质上是:人类用AI造了一个火,然后害怕它,最后用另一个AI,去逼普通人承认他们也起火了。如果你非要说,问我对这个现象怎么看?我只能说一句:这不是AI的错,这是人类使用AI的方式,错得离谱。
图片

完整输出如下,可以看出豆包还是把这段话分析的非常透彻的

这段话的情感色彩浓烈且复杂,字里行间交织着多重情绪,可从以下几个维度剖析:


### **1. 批判与质疑的尖锐性**
- **对技术逻辑的否定**:用“生成模型永远领先检测模型一代”类比“病毒传播快于疫苗研究”,以隐喻揭示检测技术的天然滞后性,暗含对“用滞后技术裁决前沿应用”这一逻辑的批判。
- **对判定标准的质疑**:直言“把像不像的结果变成作弊判据”是“信任危机”,尖锐指出技术应用的荒诞性——将概率性的“相似性”等同于确定性的“事实”,批判人类在技术工具面前的逻辑失序。
- **对使用方式的谴责**:结尾强调“不是AI的错,是人类使用AI的方式错得离谱”,将矛头直指技术背后的决策者,用词“错得离谱”带有强烈的否定和谴责意味。


### **2. 忧虑与失望的厚重感**
- **对技术异化的担忧**:用“火”的隐喻(“造火→怕火→用AI逼普通人承认起火”),勾勒出人类对技术从创造到恐惧、再到滥用的荒诞循环,流露出对技术被滥用为“拘束的锁链”的深层忧虑。
- **对社会信任的失望**:点明“AIGC查重”本质是“信任危机”,暗示技术本应增进效率,却反被用来制造猜忌与对立,折射出对人类社会在技术冲击下信任崩塌的失望。
- **对初衷背离的无奈**:两次对比“我希望AI让我们更自由/不是更恐惧”“成为表达的延伸/不是拘束的锁链”,以个人立场的鲜明反差,表达对AI应用偏离人文价值的无奈。


### **3. 讽刺与隐喻的辛辣性**
- **类比的讽刺效果**:将检测模型比作“永远慢一拍的疫苗”,暗讽其低效;将查重行为比作“用AI造火后又用AI追责起火”,以荒诞场景讽刺人类在技术面前的盲目与矛盾。
- **反讽的修辞张力**:“所谓的AIGC查重”中“所谓”一词带有轻蔑意味,暗含对这一技术应用合理性的质疑;“逼普通人承认他们也起火了”则以拟人化手法,讽刺权力方对技术工具的滥用。


### **4. 理想主义的底色与呼吁**
- **积极的价值导向**:字里行间渗透着对AI的理想定位——“自由”“表达的延伸”,展现出对技术赋能人类的期待,与现实中的“恐惧”“锁链”形成鲜明对照,凸显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 **人文关怀的呐喊**:结尾以“这不是AI的错”为技术正名,呼吁反思“人类使用方式”,传递出对技术伦理的关切,以及对回归技术人本主义的呼吁。


### **总结:情感基调与核心诉求**
- **基调**:以批判为骨,以忧虑为血,夹杂讽刺的锋芒与理想的温热,形成“理性审视+感性控诉”的复合情感。
- **核心诉求**:借对AIGC查重的批判,直指技术应用中的人性困境,呼吁人类在技术浪潮中保持理性、守护信任,避免让AI成为压迫工具,而应使其成为解放生产力的伙伴。

这种情感表达兼具思想深度与感染力,既适合引发对技术伦理的思辨,也容易激发对“技术-人性”关系的共鸣。

同样我们也可以让豆包来帮我们润色语言

我想表达“对于AI技术发展的强烈期待之情”,请帮我组织语言,用简洁的辞藻来表述,需要能够触动普通人的内心
图片

我个人觉得除了开头的比喻有点做作之外,其他文字还是非常不错的,只需要稍加修改就能当做文章最后的升华结尾了。

制定学习计划

你有没有那种踌躇满志要学习某项技能但是却不得要领的时刻,你有没有想通过学习知识啦改变命运可以却没有很好的入手点的时候。

千万不要忘记豆包,这一定是你身边最靠谱的学习助手。

比如我们现在想来一个 7 天 AI 提示词基础入门,就可以让豆包帮忙生成制定学习计划

只需要清晰的告诉豆包你的学习目标,你当前的知识背景,以及你每天能投入的时间

我是一名外卖骑手,现在想通过学习AI大模型和提示词来改变命运。现在想先从提示词开始,请帮我制定一个7天学习计划,由浅入深,而且要有趣味性,因为我从小就不好啃书本。我每天可以投入1小时的时间来学习
图片

看看这个回答,太贴心了,竟然还和我提供的职业结合到一起了!

获取灵感

不知道大家平时有没有写作的习惯,萝卜哥在自媒体领域摸爬滚打了好多年,也养成了每天写东西的习惯。

但是虽然每天有想写的冲动,要写的主题却不是每天都有,比如每天的日课,有时候就毫无思路,这个时候完全可以借助豆包来拓展写作思路,获取写作灵感。

当然还有其他各种行业,比如广告行业的广告语,某一时刻的心情表达等等

你是一名优秀的语言艺术专家,现在请帮我为豆包AI大模型写一句广告宣传语,需要符合AI主流,更要有辨识度
图片

大家觉得这个豆包自己给自己想的广告语怎么样呀~

写在最后

有些玩法,你或许闻所未闻、想未所想。

但恰恰是这些「隐藏技能」,让简单工具迸发惊人能量。

生活与工作中的诸多「不可能」,往往只需一个别样视角、一种善用工具的习惯,便能蜕变为「可能」。

当你真正掌握这些「隐藏技能」,便会发现,无论是解决难题,还是自我提升,皆可事半功倍。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8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