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了一下这2个月的AI做视频经历,发现自己踩的坑真是一个比一个离谱。
如果你也准备入坑AI视频,建议先看完这篇,能帮你少走至少1个月的弯路。
第一大坑:上来就搞原创文案
刚开始做视频的时候,我觉得自己挺有文案天赋的,每天绞尽脑汁想金句,写什么人生感悟、生活哲理。
结果呢?
播放量一直在300-2000之间徘徊,前一个月粉丝涨了100多个,差点想放弃。
后来才明白,AI做视频的核心不是你的文案能力,而是找到已经验证过的爆款文案,然后改写。
现在我的流程就是:找爆款→改写→发布,播放量立马上去了。
避坑建议: 新手前2个月,别碰原创文案。
先学会复制成功模式,再考虑创新。
不过有个例外:如果你某条视频播放量突然起来了,比如几万播放,这时候可以试试延续这个风格,按相同套路再出几条。
这证明这类视频在你的账号里是能做起来的,要趁热把这波流量吃透。
第二大坑:死磕图片风格
我花了无数时间优化图片风格,调参数、改提示词、反复测试,一张图片能调半天。
以为画面越精美,播放量就越高。
实际上,用户看视频主要是被文案吸引,图片差不多就行。我现在用豆包直接生图,基本不调整,效果反而更好。
时间分配建议: 文案占70%时间,图片占20%时间,剪辑占10%时间。
第三大坑:追求图生视频的动态效果
这个坑我挖得最深,浪费了整整半个月。
一开始觉得图片动起来会更吸引人,研究即梦的图生视频功能,发现即使开会员也限量,一个视频10几20张图,根本做不了几个视频。
然后又去研究混元的开源图生视频,下载依赖、配环境,搞了好几天,最后发现我的电脑性能根本跑不动。
折腾完发现,静态图片和动态视频的播放量差距并不大。
血泪教训: 技术上能实现的,不代表商业上有价值。先验证需求,再研究技术。
第四大坑:想做自动化工作流
刚入门就想着做工作流自动化,用扣子搭建了一套完整流程:文案生成→图片生成→语音合成。
结果发现扣子生图功能的文字识别是乱码,根本没法用。语音合成倒是能用,但换了人口播后,流量没有任何起色。
最后还是回到了手工操作:豆包改文案→豆包生图→剪映剪辑。
现实是: 工具不完美,自动化的前提是流程跑通了。先手工验证模式,再考虑自动化。
第五大坑:频繁换赛道
最崩溃的时候,我已经开始怀疑治愈视频这个方向了。
改做风景视频配励志文案,用可灵、即梦生成各种风景,觉得画面更美,应该更受欢迎。
结果播放量更差了,只有的100多了。
核心问题: 没有耐心深耕一个方向,总想着换赛道就能起来。
最大的感悟
回头看这2个月,我发现自己犯的最大错误就是: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了。
AI做视频其实就三步:
1. 找爆款文案
2. 用AI改写+生图
3. 简单剪辑发布
越简单越有效,越复杂越容易出问题。
现在我的日产量是之前的5倍,但花的时间反而更少了。
给新手的建议
如果你准备入坑AI视频,记住这几点:
1. 前期不要追求完美
先做出来,再优化
2. 不要迷信新技术
能用的工具就是好工具
3. 坚持一个方向至少1个月
频繁换方向等于重新开始
4. 复制比创新更重要
学会复制成功模式是第一步
我现在还在继续优化流程,但至少不会再去挖那些没意义的坑了。
如果你也在做AI视频,评论区说说你踩过哪些坑,大家互相提醒一下。
毕竟,能少踩一个坑,就能少浪费一周时间。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