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随口一句话,竟让我发现了MJ绘画的创意玩法!
前方高能预警:这篇文章可能颠覆你对AI绘画的认知。看完的人都说:妈呀,原来还能这样玩!
昨天下午,我正为公众号选题发愁,突然楼下传来一阵敲敲打打的声音。
下楼一看,邻居老王正在捣鼓一台巨大的机器。这个五十多岁的老师傅浑身是劲,像个永动机。
“小张啊,你看这玩意儿!” 老王兴奋地指着那台铁疙瘩,“这东西转起来,碰到那个啥,然后把那个东西给弄下来,懂不?”
我瞬间懵了。
作为理工男,我能看懂机器原理。但老王这话说得…怎么形容呢?就像雾里看花,朦朦胧胧的。
听着老王的”胡言乱语”,我的大脑疯狂脑补:
-
“这玩意儿”是什么?粉碎机?搅拌器? -
“那个啥”又是什么?齿轮?传动带? -
“那个东西”到底指什么?
突然,我想到了一个疯狂的点子。
如果让Midjourney也像我一样”脑补”,会发生什么?
🚀 一个神奇的发现
各位看官,接下来的内容可能让你怀疑人生。
我们都知道,用Midjourney画图要写提示词。比如:
-
“立体主义绘画” -
“印象派风景” -
“超现实主义肖像”
但是!重点来了!
谁说艺术风格必须先存在,才能被AI理解?
我决定反其道而行。
🎨 “造词大法”震撼登场
不画”有铆钉的画”,直接让AI画”铆钉主义”!
听起来很蠢?
结果惊呆了我!
我在Midjourney里输入:
铆钉主义 --v 7

天!AI创造了一种全新的视觉语言——独特美学与艺术的完美融合!
这一刻,我知道我发现了宝藏。
💰 实战效果惊人,真实体验分享
激动的我开始疯狂实验:
实验一:循环论

实验二:发散学

实验三:占卜术


效果好得让我自己都不敢相信!
🔥 为什么这招这么牛?
Midjourney 掌握了自然语言的能力。
但它不是 ChatGPT,你无法与它对话,但 Midjourney 掌握了词的形态。这或许才有一些创意输出。
当你给它一个熟悉的词+主义/学/术/风/派,MJ会自动调用”艺术风格”的概念框架。
不是简单堆砌元素,而是创造全新的视觉语言!
这就像给AI出了个创意谜题,让它用图像来解答。
📈 完整玩法攻略
第一步:选词技巧
-
选择有文化内涵的词汇 -
加后缀:主义、学、术、风、派、论 -
越古怪越有效果
第二步:批量生成
美食主义

潮流主义


实体主义

第三步:创意延伸
-
小红书分享:爆款设计灵感 -
朋友圈装逼:高级审美人设 -
工作应用:独特的视觉方案
别再犹豫了!现在就试试:
-
想一个日常物品(比如:茶杯、键盘、拖鞋·······) -
加上后缀(主义、学、术、风、派、论) -
扔给Midjourney -
等待奇迹发生

拖鞋主义

最疯狂的想法,往往产生最惊艳的结果!
不是运气,是方法。
老王那句”胡言乱语”,竟然给了我全新的创作灵感。
有时候,最好的想法藏在最平凡的对话里。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暂无评论内容